近日,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過去各地政府給企業評比了大量知名品牌、著名品牌,這扭曲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他們在糾正這種政府替企業質量“背書”的現象。
當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產品質量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了專題詢問。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蒲長城提問如何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時,張茅作出如上表述。
張茅說,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措施之一是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真正落實企業在質量方面的責任。
“過去我們的政府是無限責任的政府,企業出了任何質量問題,群眾都找政府,責任也在政府,實際上,主要責任應該是由企業來承擔。”張茅說,為此,工商部門建立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所有企業的年報,包括抽查中發現的問題,也要進行公示,如此一來能讓全社會查詢到企業是否有問題。
張茅還說,在推進品牌促進質量提升方面,他們在糾正政府替企業質量“背書”的現象。
“過去各地政府給企業評比了大量知名品牌、著名品牌,我們認為這扭曲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張茅說,知名品牌和著名品牌應該在市場競爭中由消費者來認可,而不是由政府來認可。
“為什么有些地方積極參與評比?是因為評起來企業高興,這是企業進入市場的入門證;政府也高興,對外可稱當地有多少個知名品牌,多少個知名商標。”張茅說,這表明對于企業的質量問題,在認識出現了錯位,政府成了質量問題的主要責任者,這嚴重扭曲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張茅說,他們已經通知各省區市停止知名品牌和著名品牌的評比,下一步還要積極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