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人們面對面真誠互動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少,街邊時常可以捕捉到人們埋頭走路看手機的鏡頭,他們仿佛與世間萬物隔離,眼中唯獨存在的只有一面小小的屏幕。為了打破這種“現代病”,有一種輕松詼諧的行為藝術誕生了——快閃,它的存在好似人們在忙碌之余和世界開的一個善意玩笑。
前不久,英皇為了宣傳啟動《音樂大童》招呼活動,組織一票大咖在街頭以快閃的形式表演,而6月5日更是由謝霆鋒打頭陣,演唱《壞習慣》,現場氣氛一度被推向高潮。不難看出,謝霆鋒為快閃表演做了精心準備,帶木箱鼓(Cajon)為師弟妹打拍子,雖然只有5分鐘的現身支持,但現場火速圍觀的人數則高達300人。當晚謝霆鋒戴著墨鏡、穿著拖鞋、帶著木箱鼓現身,酷勁兒十足的他也不由得稱贊《音樂大童》活動很有意義。這一活動不僅引發了火爆反響,更將“快閃”概念再次推至風口浪尖,試想,利用快閃概念做營銷,的確是極富新意。
什么是快閃?
所謂“快閃”,即“快閃影片”或“快閃行動”的簡稱,是一種國際新進、流行的嬉皮行為,也可視為是一種短暫的行為藝術。快閃活動的召集和發起主要利用網絡渠道,通過發布快閃任務召集參與者,在指定時間、地點做相同的行為,結束后迅速離開。初期的“快閃行動”目的純為搞笑或是膜拜紀念等行為藝術,但隨著活動的熱度逐步增高、影響迅速擴大,使得原本無組織、有紀律、只有發起者沒有組織者的活動變得越來越系統化,參與人數也隨之攀升。
追溯“快閃”發源,早在2000年便在紐約街頭出現,當時,名為比爾的組織者召集了400余人,在紐約時代廣場的玩具反斗城中朝拜一條機械恐龍,5分鐘后眾人突然迅速離去,快閃族因此事件聞名,活動模式也從紐約走向了世界各地。“快閃族”是參與快閃活動人群的統稱,對于參與快閃活動,快閃族多數人表示參與活動會給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趣、刺激。當然,當快閃活動被品牌看中并借此進行傳播時,活動便搖身成為一種輕松、富有創意氣息的營銷方式,于是,這種極富“態度”的營銷手段在全球花開遍地,呼聲高漲。
國內“快閃店”來襲,嘗鮮需要抓緊時間
在國內外各大社交平臺上,利用快閃形式求婚成功的視頻數不勝數,視頻中被求婚的女子感動之余,想必體驗也是終身難忘。除了將快閃利用在生活場景中、品牌營銷手段上以外,近期推出的「實體快閃店」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結合“快閃”的娛樂精神和個性潮流魅力兩大優點,實體快閃店概念未經推出便人氣爆棚。對于「實體快閃店」的場景布局,大多集中在人流密集的發達商區,通過設置臨時性鋪位,供零售商有限時間內推銷其品牌,曝光品牌的同時觸擊銷售,一舉多得。
快閃英雄聯盟 帶給你超感體驗
位于深圳歡樂海岸狂歡廣場的《英雄聯盟》快閃體驗店,不僅能通過VR第一視角體驗《英雄聯盟》世界,還將VR體驗區內互動裝置全部設定為1:1的比例,讓召喚師們切身體會虛擬游戲的震撼。除此之外,《英雄聯盟》快閃體驗店創意區還展示了非常多富有才華和創意的召喚師作品,他們利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創造力,將創意變成現實作品一一在展區呈現。2016年,游戲中正式上線英雄聯盟宇宙站——符文之地,而在快閃店里,這一虛擬場景通過技術的手段真正的被展現在游戲玩家面前,通過近距離體驗來感受英雄聯盟宇宙的故事,從德瑪西亞的榮光到祖安的霧霾,參與召喚師可以了解到4個地區的原畫、介紹及故事,對于這一創新的快閃店,相信體驗過的玩家將會刻骨銘心。
“喪”文化 一種反雞湯的快閃形式
眾所周知,網易新聞自2017年初開始便在內容營銷方面逐步轉型,從捕捉新聞時事到呈現更多年輕人的興趣泛資訊內容,品牌定位上自然也是圍著年輕人話題興趣點展開,如同喪茶一般。4月28日,餓了么和網易新聞共同合作的“喪茶”店迅速火爆上海。同樣是以快閃店的形式亮相,“喪茶”僅用4天營業時間卻將“野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喪茶店面主色調以黑色為主,網易野生文化代表羊駝王三三鎮店攬客,產品名稱在設計上也延續了反雞湯扎心風格:加油你是最胖的紅茶拿鐵、升職無望養樂多綠茶、買不起房瑪奇朵、前男友比你過的好果茶等。至于為何用喪文化作為快閃店定位,網易新聞表示希望通過這種自嘲而又幽默的方式幫助年輕人“喪著活下去”。綜上所述,網易新聞和餓了么聯手這一出“喪閃”營銷,足以看出雙方借助喜茶和喪文化這兩大IP成功賺足眼球和話題。
金龜子聯合天貓打造快閃回憶超市
兒童節當天,天貓在北京北鑼鼓巷以“快閃店”的形式開了家回憶超市,向來往大孩子們販賣童年回憶。有趣的是,這家回憶快閃店的店長為昔日《大風車》主持人金龜子劉純燕,如此配置讓人更添思緒。既然名為“天貓回憶超市”,顧名思義這家店的賣點就在于回憶殺——北冰洋汽水、小浣熊干脆面、大白兔奶糖等等,走進超市便像是一場穿越,對于80、90后的朋友來說,無疑是激起了心中對兒時的滿滿回憶。短短幾天的營業時間,天貓通過觸擊特定消費受眾特性的方式,獲得了不錯的品牌曝光和銷售量,而“接地氣”的快閃店走進京城胡同兒,同樣也意義深遠。
成熟化快閃體系,老外創意玩轉“快閃”營銷
前文提到,快閃文化源于美國,快閃店這一概念自然也最早由國外發起。全球第一家快閃店誕生于2003年的紐約,由市場營銷公司Vacant的創始人Russ Miller創建,銷售限量的Dr.Martens鞋履,獲得了不錯的銷售量;2004年,日本某知名設計師開設的Comme des Garcons讓快閃店快速走紅,迅速讓快閃店概念變成潮流的象征。
2011年,H&M的一家快閃店出現在了荷蘭海牙的席凡寧根海灘,這家店鋪與水援助組織合作,通過與公益組織的合作彰顯品牌公正力,由此對外表明品牌態度,獲得粉絲支持和擁護;2014年,阿迪達斯巨型鞋盒快閃店出現在倫敦的西爾狄區,雖然只開了三天,但創意的店面及營銷設定便一舉成為焦點——該店的策劃運營主要是為慶祝斯坦·史密斯系列的強勢回歸,店鋪內部設計有一個交互式地板,一個數字化的‘斯坦’站,還有一個3D打印站,在斯坦快閃中心,顧客可以把自己的頭像做成Logo印在鞋舌上,個性十足;2017年,意利快閃店開張,在運營時間方面長于多數快閃店設置,長達近一個月的運營時間令人們十分喜愛——建筑設計師亞當·克爾金為咖啡大亨意利設計了這間按鈕屋,這家快閃店由可回收材料建成,只需按一下按鈕就能完全展開,也能使這間屋子從一間咖啡廳變身成一個集裝箱建筑,里面有廚房、餐廳、臥室、起居室和書房。快閃店到期后,設計師亞當·克爾金又對其進行了重建再作他用。
通過梳理外國優秀快閃店文化不難發現,創意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品牌曝光度,加至原本存在的快閃基因,使得快閃營銷變為最具潮流、時尚代表的象征。
從小眾潮流到營銷套路,快閃營銷如何脫穎而出?
2012年,國內的快閃店形式剛剛起步,直到2016年才迎來了首次大規模爆發。據數據顯示,2016年的國內大小快閃店數量多達570家,同比增幅達到了72.7%,快閃營銷真正意義上從新潮的小眾玩法變成了大眾營銷套路。
其實,快閃店所帶來的價值是有目共睹的,這種不走尋常路的營銷手法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是典型利用低營銷成本獲取高營銷效果回報的商業運營手段。就傳播而言,快閃營銷同樣也能做到極致,從前期蓄勢積累人氣口碑、到實際運營獲得曝光峰值、再到媒體評論公關評論,多輪、多渠道的傳播使品牌影響效果被無限放大,由此不僅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還能讓身在千里之外的人們共同感受活動現場的驚喜和歡樂。
快閃店運營,總結目前市面案例可以得出,在店鋪選址方面,國內快閃店多以購物中心、街鋪為主,而國外選址甚至可以定在遠郊。選擇購物中心,場景中庭及廣場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