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濰坊人一根線,他們能把整個世界放上天”。
今年的濰坊風箏節,又卷出新高度,主打一個「只要你想放飛,萬物皆可風箏」,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品牌們的“顯眼包”操作。
越來越多品牌參與其中,濰坊風箏節秒變免費廣告位,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新營銷趨勢。
為什么品牌都在濰坊風箏節紛紛放飛自我?一起往下去探究。
一場低成本事件營銷
濰坊風箏節的爆火,從去年便有跡可循。活動期間,濰坊國際風箏會微博相關話題接近20個,閱讀量接近1億次,最火熱的話題#濰坊風箏節#引發討論兩萬多條,閱讀量近4000萬次。
今年的濰坊風箏節,世界風箏公園兩天入園游客達24.86萬人,50余家媒體180余名記者來濰報道風箏盛會,自媒體累計點擊量突破4.05億人次。
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營銷預算收緊,品牌需要更多免費曝光機會。而濰坊風箏節就是一個巨大的「話題流量池」,可以讓品牌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曝光與關注。
其次,相比之前爆火的「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泉州簪花」等熱點,濰坊風箏節留給品牌的發揮空間較大、入門檻較低。
比如,將品牌的包裝或吉祥物,放大到幾十倍做成風箏。通過「巨物營銷」的方式,讓品牌視覺錘牢牢占據用戶心智,讓品牌在人群中刷個臉熟。
超大杯霸王茶姬奶茶
超大桶康師傅紅燒牛肉面
巨型洽洽瓜子包裝,還拖著幾粒巨型香瓜子
巨型蕉內吉祥物絲絲(第一次知道蕉內有吉祥物)
或者將“廣告”寫在巨型風箏上,以反常規的廣告方式制造新奇感,提升用戶對品牌的接受度和好感度。
必勝客用極致簡單的大字報,通知大家「必勝客出漢堡」了。
滴滴青桔給用戶發送一則貼心提醒,「散散上班的味兒」。
此刻的濰坊風箏節就是一場線下熱點事件,品牌融入參與其中,就有了曝光的可能性。而風箏作為一個標新立異的廣告媒介,刷新品牌年輕化形象的同時,也能巧妙建立起品牌與用戶的互動。
畢竟,春暖花開,大家都迫切地想出來走一走,放風箏、享受愜意春光。
一次全員情緒自我放飛
從經典動漫IP到網絡熱梗,魔幻硬核的巨型風箏造型,也是一次全民情緒放飛。
品牌搶的不只是“空中廣告位”,更是一種用戶情緒認同感,幫助大家釋放壓力、追求簡單的快樂。
比較會搞事的淘寶,直接化身年輕人的嘴替,連續兩年打造巨型“放屁”風箏,成為濰坊風箏節的頂流。
除此之外,淘寶還結合不同情境,對年輕人的職場情緒進行疏通。去年放飛自帶BGM的風箏“這個逼班啊,真是上夠了”,勸誡年輕人不要委屈自己、該離職就離職。
今年則是放飛巨型蟑螂風箏“喂,要堅強啊”,勸誡年輕人大環境不好,有份工作能茍就先茍著吧。
有些品牌則是,直接干了很多人想干卻不敢干的事,讓品牌成為“打工人爽文”替身。
在上班和上進之間,盼盼選擇了直接送老板上天。
名創優品和女明星loopy“上天發瘋”,陰陽怪氣的loopy表情包+diss老板語錄,直接還原年輕人的上班日常。
“文青”江小白,原來也會暗地里偷偷diss天diss地:領導的餅、同事的鍋…成功上演一出“上班哪有不發瘋的”。
從這個角度看,濰坊風箏節就是一個集審丑文化、發瘋文學、顯眼包的話題流量池。讓“想發瘋”的情緒變成一個個放飛的風箏,以娛樂化方式拯救年輕人的精神狀態。
拿捏住用戶的情緒觸發點,品牌自然也就掌握了營銷流量密碼。
一次品牌抱團式營銷傳播
濰坊風箏節的爆火,不是只有單個品牌,而是一次多品牌合力的破圈級現象傳播。這也佐證了一個觀點:品牌單打獨斗已是過去,品牌抱團造勢才是趨勢。
將之前國貨團建事件,和這次品牌集體放飛事件放在一起看,兩者爆火的背后,其實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前者是抓住“花西幣”事件激發的“愛國情緒”,因勢利導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情緒宣泄口:買國貨,支持民族品牌。這才讓國貨老品牌們抱團賣爆、收獲了潑天的富貴。
后者是抓住年輕人現實壓力而催化的“發瘋情緒”,面對無解的內卷和焦慮,年輕人只能通過“演我職場發瘋”的品牌官方、發泄情緒。
這種“放風箏”的接地氣溝通,打破傳統營銷框架,也讓品牌與用戶建立新的情感鏈接與共鳴。
碎片化信息時代、用戶注意力分散,品牌抱團取暖造勢,才有可能打破信息繭房。此次的濰坊風箏節,更像是品牌抱團營銷趨勢下的放大鏡。
從去年至今,在營銷舉步維艱的環境下,接地氣的城市化營銷卻在屢屢出圈。
借勢進淄趕烤熱,188潔柔西裝男在淄博送紙巾,讓潔柔的霸總形象刷屏全網;
借勢哈爾濱熱潮,餓了么以“這杯我請,明信片傳情”的新式打卡方式,撩動全國人民想去哈爾濱的心情;
還有這次濰坊風箏節,品牌集體發瘋放飛自我出圈,點燃全民狂歡氛圍。
市場下沉,城市營銷是大勢,品牌應該多關注這種好玩又不貴的機會,一起共創城市的內容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