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的新華社通稿與去年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僅增加了新組建的中國國際電視臺,還將互聯網也納入其中。這表明從國家官方層面突出強化了互聯網媒介傳播的重要功能。
麥克盧漢在60年前說過,媒介本身就是改變社會的一種力量。在互聯網高速發展、迅速普及的當下,我們已經置身于互聯網技術構建的全媒體大生態之中。
2016年,傳統媒體似乎集體遭遇到從所未有的生存危機,紙媒、二三線衛視創收斷崖式下跌,報紙關停并轉成為進行時,香港亞視、華娛衛視停播,深圳廣電集團法治頻道暫停播出,電視業2016年繼續在迷茫和探索中砥礪前行。我們先從宏觀數據的比對來看電視面臨的新形勢。
一、大數據透視電視業整體形勢???
(一)受眾(用戶)特征
電視人口體現在三個方面特征:
首先是觀眾被分流。CSM數據顯示,觀眾人均日收視時長從2000年的3個多小時減少到當前的155分鐘(如按一年365天、13億人口來累計,流失的收視量非常可觀),黃金時段總開機率逐年下降。
其次是觀眾結構老化和低端化加深。年輕觀眾的流失與老齡化觀眾比例上升在不可逆轉地進行,電視節目的重度收視人群基本呈現女性比例偏高、45歲以上中老年觀眾比例最大、初高中及以下文化占主體的特征,尤其是中老年、低學歷兩項特征相加,占電視人口比例70%以上。
再次是跨屏收視成為常態。電視受眾與新媒體用戶重疊度加大,流動加快。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的最新專項研究顯示,目前我國“雙屏用戶”的規模接近電視觀眾的一半。
與電視受眾收視量萎縮、結構老齡化低端化成反比,網絡用戶依然呈高位增長態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總數已達7.1億,19歲以下網民占全體網民的23%,互聯網在低年齡段繼續滲透。
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5.14億;另有相關數據顯示,互聯網消費類流量的70%來自網絡視頻,而且仍在保持穩步增長。
(二)廣告創收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數據,電視廣告自2010年達到歷史高點(增長率17.87%)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
2013年百度廣告首超CCTV,2014年網絡廣告總量全面超過電視廣告,2015年中國電視廣告首次出現負增長,2016年除少數幾個電視臺能維持平穩增長外,絕大多數頻道業績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預計全年電視廣告大盤勉強維持在1000億左右。
中國廣告媒體形成了以CCTV為代表的傳統電視媒體、以BAT和今日頭條為代表的互聯網新平臺、以分眾傳媒為代表生活圈媒體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專業機構預測,2017年電視媒體廣告大盤將跌破1000億,相反,今日頭條、分眾傳媒廣告收入將超過任一單一電視頻道,中國廣告創收綜合平臺將分別是阿里、百度、中央電視臺、騰訊、湖南廣電、今日頭條、浙江廣電、分眾傳媒。
(三)內容產業
傳統電視媒體作為事業單位,長期以來依賴廣告,營收手段單一,絕大多數電視媒體內容產業發展嚴重依附母體,在體制內循環,財務數據乏善可陳,產業鏈拓展不成氣候。
尤其是近年來體制內領軍人才紛紛離職創業,制播分離大行其道,除了新聞節目和地面頻道的貼地小成本節目外,電視劇和綜藝類高收視、吸金力強的節目基本是體制外的社會制作力量在操盤,大多數電視頻道正日益淪為“播放器”。
相反,2016年,網生節目流量的增長接近300%,全網自制劇內容產量較去年激增87%、自制綜藝激增52%。
從各家視頻網站2017年的片單和投資計劃來看,已經呈現出向“以自制內容為主,版權內容為輔”發展的趨勢。
二、產業鏈正遭遇“野蠻人”全面入侵
最近,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呂煥斌在該臺2016年度工作總結表彰會上的講話中,將從互聯網上崛起的新媒體形象地比喻為“野蠻人”,面對已經到來的“風暴眼”,已經退無可退。
數據表象的背后是,整個電視產業鏈均遭受從互聯網上崛起的“野蠻人”阻擊與滲透,分布于電視產業鏈各環節各個主體面對著不同的“野蠻人”競爭。
上游內容,在資本的推動下,電視劇和綜藝類這兩大類頭部節目已經高度社會化,網生內容開始反輸出到電視,絕大多數電視媒體已經沒有操控話語權;賴以生存的新聞節目也遭遇各大門戶網站和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等新媒體競爭,除時政新聞外,地面電視頻道在社會新聞和突發性事件的報道已經不占優勢,往往都是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率先發聲,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客戶端正不斷加快區域貼地性民生服務和社會新聞的個性化推送。
中游渠道,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互聯網已成為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基石,光纖入戶、網絡“村村通”、移動4G的快速普及。
傳統電視的衛星、有線網、無線發射的傳統接受渠道正被互聯網渠道顛覆,有線電視全國一張網的整合目標依然遲遲沒有下文。
受眾收看電視呈現碎片化、移動化、社交化的多屏收視特征,收看渠道正從電視機轉移到PC、手機、PAD、背投等,而傳統有線電視用戶正悄然萎縮。
下游播出平臺,視頻網站與直播平臺全網增速,快速崛起,寡頭分化鞏固,電視頻道播出平臺處于守勢,戰線不斷收縮。
2016年視頻網站的格局日趨鮮明,BAT旗下的視頻網站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三足鼎立,格局穩固。
據數據顯示,市場規模方面,BAT在整個視頻行業所占據的份額已經超過50%,用戶規模均達2億級以上,付費用戶比例也保持領先,在流量入口中也占據了明顯優勢,尤其是移動端。
內容版權方面,BAT搶到了大部分頭部資源,其內容運營能力與平臺影響力全面提升。
三、行業內部分化加速
在整體市場萎縮的份額競爭大背景下,“馬太效應”帶來電視行業內部兩極分化加速,電視媒體內部兩極分化的最終結果是全行業的整體衰落。
2016年6至12月,省級衛視頻道組總份額連續7個月被央視壓制,為近五年來首次。在2016年全國各類頻道組中,僅有央視頻道組份額在上升。
在省級衛視內部,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廣告營收均出現斷層。
前三衛視(滬、湘、浙)壟斷格局進一步強化,吸金力強勢,前五之外的絕大多數衛視虧本運行,實質上已經退出全國市場競爭;衛視收視拐點已經形成,省級上星頻道正加劇分化為強勢和弱勢兩極陣營。
收視拐點已現,創收困境凸顯,品牌的拐點將近。專業機構預測,收視拐點的背后是新傳播環境下渠道和內容的雙重消解,省級衛視更大的轉折會在2017年出現。
在全國各省區,城市臺份額逐年萎縮,已無力參與本土市場的競爭;省級地面頻道整體收視率和營收額逐年下滑,發展面對的“天花板”越來越低。
同一省區,收視份額與廣告份額開始向少數強勢地面頻道集中,越來越多的地面頻道收支失衡,電視人離職潮很快將從衛視蔓延至地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