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調研機構IDC日前送出了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匯總報告,在廠商前20強中,國產手機品牌已經占據了一半以上席位(出貨量、市場份額),昔日的強者諸如索尼、LG等都在衰退,而前六名中的華為、小米、OPPO和vivo更是對蘋果和三星產生了圍剿之勢。
全球智能手機發展趨勢,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眾所周知,智能手機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目前全球發展態勢是,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市場開始由原來的百花齊放向金字塔頂端聚集,這對于實力薄弱的廠商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資源、資金有限的它們,很難獲得更多的發展,能原地踏步已屬不易。
最明顯的例子,排名第六的vivo已經拉大了與身后廠商的差距,其2018年全年出貨量是1.01億臺(市場份額7.19%),而排名上距離他們近的廠商,去年出貨量最多的也才剛剛突破4000萬臺,差距至少在一半以上。換句話說,想要躋身第一梯隊,出貨量超過1億臺已經是最低的門檻了。
此外,從HMD(諾基亞)開始,后續的10個手機廠商品牌,彼此間的差距并不算很大,但是大家想要擠入第二梯隊也是難上加難,畢竟是近2000萬臺出貨量的差距(傳音去年3866萬臺出貨領,而諾基亞只有1882萬臺),一旦層級形成后,想要逆襲越級就越來越難了。
第一梯隊陣營廝殺激烈,華為增速讓三星、蘋果恐慌
從這份統計報告看,雖然第一梯隊包含了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PPO和vivo,但前三者更像是存在一個單獨的圈子中,而這個圈子的門檻是要出貨量達到2億臺,而小米、OPPO和vivo還需要繼續進步,三者去年出貨量對應的是1.22億臺、1.13億臺和1.01億臺,市場份額分別是8.71%、8.06和7.19%,三者成績還是比較接近的。
至于第一梯隊的三大王者,相互之間的競爭要更激烈一些。去年三星完成了2.92億臺的出貨量,市場份額20.78%,相比2017年(出貨量3.17億臺、市場份額21.68%)和2016年(出貨量3.11億臺、市場份額21.19%)都是直線下滑的狀態。
排在第二的蘋果去年完成了2.08億臺出貨量,市場份額是12.85%,相比2017年(出貨量2.1578億臺、市場份額14.72%)和2016年(出貨量2.154億臺,市場份額14.66%)來說,雖然市場份額基本變化不大,但是出貨量相比前兩年可是整整少了近7000萬部。
相比蘋果和三星的衰退,華為迅猛的增長勢頭就表現的淋漓盡致,其去年出貨量達到2.06億臺,市場份額為14.65%,跟蘋果的差距只有不到3000萬臺。縱觀華為手機過去兩年的成績,可以用飛速發展,出貨量相比2017年提升了5000多萬部,而市場份額提升了近5%,而他們也是去年所有手機廠商品牌中,增速最快的,增長幅度在40%左右,在全球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完成這樣的增速,還是不容易的。
按照之前余承東的表態,今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目標是至少2.5億臺,如果按照當前的增速,那么他們完成這個目標還是很有希望,而屆時他們也將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而如果2020年完成3億臺出貨量目標的話,其可能會把全球智能手機老大頭銜收入囊中。所以這個頭部圈子中,競爭激烈要強于其他所有的手機廠商。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發力圍剿蘋果、三星,金立、錘子出局
目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華為、小米、OPPO和vivo已經將三星和蘋果徹底壓制,而且短時間內沒有翻身的可能,這得益于越來越多用戶開始接受國產手機,并認同國產廠商的創新和對整個圈子做出的貢獻,這種從根本上對三星和蘋果的沖擊,才是最可怕的(不是簡單通過暴力的低端機換來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廠商向4000+市場沖擊并有所作為,這也讓蘋果在中國市場越發招架不住。
除了國內市場外,國產手機開始將觸角伸向海外市場,比如印度市場,小米拿下了最大市場份額,一加是當地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的老大等等,而歐洲、東南亞市場,國產手機也在對三星和蘋果發起沖擊,而效果也在慢慢顯現,整體趨勢跟國內市場一樣,即國產廠商在海外市場也實現對這兩大品牌的徹底壓制。從大家的實力和努力的效果來看,這絕非癡人說夢。
不過不少國產手機品牌也幾乎到了出局的地步,比如錘子、金立,又比如還在苦苦支撐的魅族(去年出貨551萬臺,全球市場份額0.39%,相比2017年出貨量少了約1500萬部)等等。越來越多的市場被華為、小米、OPPO和vivo虹吸,這對于他們是不利的,但是有沒有太好的辦法,如今的智能手機領域,已經成了資本比拼的舞臺,沒有充足的資源,就掌握不了產業鏈,就得不到快速的發展,最終被迫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