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廣播電視行業處于發展關鍵期。隨著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廣播電視既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改革攻堅期,也處于內外環境變化和傳媒發展變革的矛盾凸顯期。
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移動化、視頻化傳播迅猛發展,分眾化、差異化傳播不斷加深,大數據、移動化、智能化技術應用日益普遍,以技術為代表的創新驅動正在深刻影響著廣播電視行業的走向。
我們必須正視,廣電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廣電改革創新進展同新形勢、新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特別是對傳播環境、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持續發生的新變化不完全適應;同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不少差距。
廣電媒體要化危為機、轉危為安,必須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高質量發展,精品化生存。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市場體制機制創新
廣電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投入產出比較的競爭、效率高低的競爭。
針對當前低端平庸節目“結構性過剩”、優秀精品節目“實質性短缺”的問題,廣播電視只有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切實、持續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壓縮落后產能,增加優質有效供給,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才能化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廣電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一)健全市場標準體系,提高市場效率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提高廣播電視供給能力和水平作為主攻方向。
目前,全國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500多家、開辦了4200多套節目,全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機構達到18000多家,資源較為分散。存在小而散、多而不優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廣電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要調整結構、精辦頻道頻率。按照分眾化、差異化的要求明確頻道頻率定位,嚴格規范不同頻道頻率的節目播出構成,加快形成上星綜合頻道特色化、專業頻道專業化的播出格局。如上海廣播電視臺加快內容生產供給側改革——都市頻道整合民生服務、海派文化、美食、健康養生、生活資訊5條日播線,以及周五原創季播節目帶,內容貫通一周7天,形成精品整合;
哈哈炫動衛視匯聚了原哈哈少兒頻道和炫動卡通頻道的優質內容,更加細分收視人群,針對3至12歲孩子特點,新頻道每天提供長達22小時的內容,包括自制節目、優質動畫影視片、家庭和校園情景劇等。頻道的全天和黃金時段收視和市場份額均有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要做優市場主體。要與時俱進地提高對廣電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標準,尤其是質量標準、技術標準,同時加強質量監管;
通過加強標準制定和監管,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保持市場公平競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提高廣電企業的競爭力;
進一步實質性放寬市場準入,完善退出機制,使高效要素進得去,低效要素退得出,通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高廣電產業的投入產出效率;
扶持國有廣電企業做大做強、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旗艦;
通過整合、兼并、重組等形式不斷集中優勢制作資源,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行業集中度,壓縮落后產能形成集約化制作和傳播;
推動社會資本有序進入影視節目制作領域;
推動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廣電排頭兵企業。
(二)堅持機制創新,激發動力活力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所在、出路所在。
各級廣電媒體要逐步建立順暢高效、適應市場競爭和一體化發展的內部運行機制,建立扁平化運營機制,構建網絡化組織結構,推動各種媒介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共享融通。
其一,進一步深化制播分離改革,創新節目生產經營機制。廣電媒體要建立市場化生產機制,通過加強生產規劃優化節目生產資源配置;鼓勵基層廣播電視臺解放思想,開門辦廣電;通過實施扁平化管理,建立獨立制片人制,積極利用社會化資源、開展市場化合作,提高精品內容生產效率。
其二,推動廣電媒體建立穩定可靠的人才保障機制,促進人才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價值最大化。大力推動廣電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設“雙通道”人才發展體系,推廣“首席制”等用人機制,加強重點崗位一線業務骨干的管理考核與激勵;積極推動建立專業人員交流學習、管理人員上派下掛協調制度;推動廣播電視臺組建節目研發專項小組和核心節目自主生產團隊,鼓勵各臺逐步形成有體系、有競爭力的研發生產團隊。
其三,加快建立真實反映需求側的評價機制。開展廣播電視節目綜合評價并全面融入節目建設管理的各方面、全過程,要與績效考核等其他管理措施統籌協調協同推進。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已開通試運行,能夠在提供客觀真實的收視統計數據的基礎上,結合思想性、創新性、專業性等節目品質元素,對節目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等多維度建模分析;通過對收視數據深度挖掘、及時反饋,還可用以指導內容選題、素材集成、需求組合、分析預測、創作生產,轉變傳統節目生產方式,以大數據促進廣播電視內容高質量發展。
打造“新時代精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近些年來,在“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節目自主創新方向的引領下,廣電媒體加大文化、科技、公益類節目制播力度,涌現出一大批主旋律、正能量、弘揚傳播中華文化的優秀原創節目,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追星炒星和過度娛樂化得到有效治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綜藝節目展現健康發展新態勢。
但從總體來看,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存在有“高原”缺“高峰”、反映火熱現實社會生活方面還不足的問題。如何實現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是擺在廣電媒體面前的一個重要命題。
2019年,國家廣電行業主管部門在已實施“節目質量提升計劃”和“記錄新時代工程”的基礎上提出了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進一步聚焦精品化生存。
(一)完善管理強化扶持引導,營造健康生態清朗空間
由于廣播電視具有精神文化產品的特殊屬性,政策措施和政府資金扶持對其具有杠桿功能與示范效應。
目前已經建立起由創作指導、季度推薦、宣傳推廣、獎懲機制組成的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工作機制,以及創新創優節目評選、少兒節目精品發展專項資金扶持、優秀國產電視動畫推薦、重大主題紀錄片創作扶持等四個引導機制。設立了電視劇劇本扶持引導專項資金和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建設專項資金,實施“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
廣電行政管理部門要進一步通過加大扶持獎勵,大力推動廣電自主創新,鼓勵引導廣電機構加大創新創優節目的生產力度;進一步加強調控管理,強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電視劇播出管理、娛樂節目導向和格調管理等措施,規范創作生產秩序;進一步完善對于泛娛樂化、追星炒星、天價片酬、唯收視率點擊率、違規播出廣告等突出問題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強化對網上網下內容標準、管理尺度、版權保護等實行同一標準的管理,營造公平有序的視聽內容競爭環境和視聽節目清朗傳播空間。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推出現實主義精品力作
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就是要保“高原”攀“高峰”,努力推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謳歌新時代的廣播電視精品力作。
廣播電視作品的創作生產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廣播電視工作者只有真正做到深入實踐、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才能生產出無愧于民族、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創作提供了豐厚土壤、不竭源泉,廣播電視工作者要綜合施策促進現實主義創作,堅決抵制脫離實際、脫離時代、脫離人民的“偽現實”和“懸浮劇”,提升現實題材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水準。
廣播電視承擔著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什么是這個偉大時代需要的精品?就是要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2019年,我們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要聚焦主題主線,真情謳歌偉大時代,著力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上下功夫,追求創意精妙、傳播精準;著力講好新時代百姓身邊日常故事,精彩展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采;著力打造新時代廣播電視節目、電視劇、動畫片、紀錄片扛鼎之作,推出更多同新時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
(三)推進節目創新創優,推動廣播電視內容品質升級
創新是推動新時代廣播電視內容高質量發展的主線。
廣電媒體要把創新精神貫穿于節目創作生產播出全過程,不斷豐富和創新廣播電視節目的題材、類型、形態、表達方式,不斷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一方面,廣播電視媒體要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節目自主創新的重要起點和核心元素。曾幾何時,大量引進模式的綜藝節目充斥熒屏,被詬病為缺乏原創力、過度娛樂化。而類似《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這樣的節目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傳播,展示了原創的魅力,凸顯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可以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讓原創節目出彩的良方。
另一方面,廣播電視媒體在將傳統文化融入節目原創的過程中,要注重從傳統文化的角度擴展思維、創新形式,有效實現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播;在中華文化元素、中華美學精神與現代技術手段、節目形態的融合與碰撞中敏銳發現創新生長點,著力提高節目的自主創新能力、中華文化要素的駕馭能力和電視傳播的表現能力;在繼承的基礎上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廣播電視內容品質升級。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出“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這抓住了根本、說出了關鍵,是推進廣播電視不斷發展的根本遵循和不竭動力。
隨著廣播電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廣播電視內容供給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將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引領時代風尚,凝聚偉大力量,推動社會進步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