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經過半,微信改版爭議仍在發酵,到底會帶來哪些影響?我們尚不得而知。
今年春節以來,新媒體行業經歷了知識問答的“撒幣狂歡”,經歷了短視頻行業的一波高潮,經歷了朋友圈刷屏的課程營銷和爆文,也經歷著神仙打架你來我往的“頭騰大戰”……
認真做內容需要耐得住寂寞,更需要判斷對趨勢,內容創業會往哪些方向進化突圍?
今天,我們為大家總結了 2018年下半年內容創業的十大發展趨勢,供各位內容創業者參考。
趨勢一:微信改版,內容優勝劣汰加速,不確定性增加
有些新媒體團隊已經在招封面設計了,這可不是什么調侃。
此次微信改版有兩個核心:把訂閱號內容從“折疊”改為“瀑布流”;打造集贊賞、轉載等功能于一體的作者體系。
微信有史以來最大的改革到底有多猛?陸續有行業媒體試圖解讀,坦白說,考慮到數量龐大的安卓用戶,改版帶來的影響遠遠沒到浮出水面的時候。
但不管微信官方怎么解釋,行業內開始懷疑,微信是否會開始介入公眾號流量分配。
無論是微信內部測試的反饋,還是近來大家對新版的體驗,達成一個共識:站在用戶角度,減少打開訂閱號內容的步驟,閱讀效率在改善。
與此同時,取關變得更為醒目和便捷,勢必倒逼那些真正的“符合用戶需求”的內容更快浮現。
從目前得到的大號反饋,優質內容的流量并未損失。但是,隨著公眾號的菜單欄被埋得更深,依靠菜單欄帶來的流量,有的說“幾乎被腰斬”,也有人說“至少折損三分之一”。
如果開放安卓版升級,這個情況可能會更糟糕,微信一定會醞釀新的解決方案。同時,二條以后的展示被折疊,也影響著內容的流量和廣告價值,可能促使前面兩條廣告單價的提升。
可以預見的是,受菜單欄和改版的影響,短期來看經歷尷尬處境后的服務號,因為消息提醒功能將更受重視。
而從長遠來看,當菜單被弱化后(如下一個版本得不到改善),小程序的關聯頁面比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小程序可以有效彌補菜單欄被深埋后,公眾號內容對電商和知識付費等增值服務的功能需求。
訂閱號呈現方式的改變,必然帶來視覺編輯地位的提升,內容團隊需要像過去雜志注重封面一樣重視頭圖。
當然,好標題依然奏效,但絕不意味著“標題黨”可以肆意橫行,反倒面臨著更快被“殺死”的取關威脅,內容優勝劣汰加速。
但什么為優?什么為劣?做內容的人心里有桿秤,用戶心里也有一桿秤。
趨勢二:優質內容會非常搶手,打擊洗稿的力度會越來越大
微信公關負責人張軍表示“公眾號改版是一個長線工程,后面一定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次改版不是終點,只是一個新的起點。
微信嘗試建立的作者體系,顯然是鼓勵優質內容輸出。下半年,微信一定會做出更多調整,有業界傳聞,微信接下來要推出轉載流量主收益分配給原創作者。無論如何,優質內容創作者將變得非常搶手。
當然,真正好的內容創作者,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多,培養起來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今年以來,多起洗稿糾紛引發行業討論,甚至出現因“差評”爭議而叫停騰訊投資。隨著用戶獲取成本的提升,公眾號流量增長乏力,內容創作的環境可能會繼續惡化:抄襲、拼拼湊湊和復制黏貼式的“洗稿”,以及煽情的博人眼球的內容……
但無論是行業還是平臺,打擊洗稿的力度都將增強。
趨勢三:現在入局內容創業,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從近幾年所謂“十萬贊”(獲得10w+點贊)的內容對比,以前靠幾個搞笑或煽情段子就能輕而易舉獲取海量閱讀的內容,如今已不可想象。
對于新的入局者,意味著更殘酷的競爭。在頭部流量集中的情況下,留給入局者的機會已經不多了,但合適的賽道依然遍地黃金,選擇更垂直細分的領域,“小而美”的內容反而凸顯優勢。
越是小切口,發展潛力會越大。不過,新入局者也面臨著和大號矩陣競爭的危險,因為在某個精準細分領域閱讀量三五萬的號,可能比篇篇10w+的號,廣告價值更高,這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
趨勢四:短視頻“補貼大戰”已經打響,流量紅利依然誘人
今年春節以來,抖音強勢崛起,讓用戶和市場真正見識到社交短視頻“時間殺手”的本色。放眼全局,對內容行業格局帶來的影響頗大。
一方面,內容消費快速分流。
在圍繞用戶“時間戰場”的競爭中,過去圖文消費者的注意力正在被抖音、快手、微視等小視頻內容吸引走,專注圖文內容的創業者面臨著被“短視頻”快速分流的威脅。警報只會更響亮。
一方面,客觀降低制作門檻。
和圖文相比,短視頻具備技術、制作和流量優勢,但短視頻創作面臨著人員重、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社交小視頻平臺的火爆,讓更多人嘗試去玩,短視頻內容創作者的結構,因此正發生微妙的變化。
最近半年,大量過去做圖文的人,不乏諸多以微信公眾號為主戰場的KOL,紛紛進軍抖音等短視頻,接下來“玩起來”的趨勢會更明顯。
短視頻消費潛力和時長強于圖文,用戶對短視頻的消費時長還會提升。
此外,短視頻競爭格局尚不穩定,無論抖音、快手、微視、百度的Nani、秒拍還是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巨頭之間圍繞著達人、內容和流量的短視頻補貼大戰會繼續上演。
業界最關心的依然還是這個問題:短視頻的商業化。
從目前趨勢來看,放眼短視頻平臺看不到任何“去中心化”的苗頭,除部分MCN和小而美的團隊,絕大多數社交小視頻依然看不到一個可持續的規模化的變現手段。
雖然改版后的微信對視頻內容的消費更友好,但本質上張小龍定義的微信還是社交工具,盡快完成一項任務是其價值核心,多少和社交短視頻沉浸式體驗背道而馳。
近期,有人觀察到,微信“看一看”開始嘗試15秒小視頻,點擊進入后下滑會持續展示。微信會更重視短視頻,但作為內容平臺的微信和作為社交工具的微信,在定位和功能上的相互對立和背離,兩者間的平衡點在哪?下半年微信的改變中依然值得期待。
誠如那句,一場短視頻平臺的“軍備”競賽已經開始,但補貼絕不是那個最重要的變量。
趨勢五:小程序依然是風口,“公眾號+小程序”將是標配
做小程序的最佳時機可能有兩個:一年前或現在。
經過一年五個月的發展,微信小程序在跌宕起伏之后,終于成為整個互聯網行業認同的風口。當微信連接起10億用戶,小程序所帶來的“顛覆性”的威力已經有目共睹。比如,在爭議聲中跑步上市的拼多多。
如今小程序數量還呈現井噴之勢,接下來,強工具化、高頻場景化和強需求性的小程序繼續走紅。
去中心化的小程序電商還會爆發,游戲類小程序會成為掘金新方向,小程序會加速內容創業者的商業變現效率,無論電商或知識付費。
微信已經開放了64個小程序的場景入口,可預見的是,在用完即走的理念下,小程序留存率偏低的問題會“機制性”存在。如何在“喚醒沉睡用戶”和“避免打擾用戶”之間尋求平衡點,依然是微信平臺改善小程序使用體驗和入口的方向。
誰都不敢排除,微信是否會搞出比“聊天窗口下拉”更刺激的流量入口。
此外,隨著微信訂閱號的改版,在菜單欄和尾條流量折損的情況下,內容創業者對小程序的依賴會更強,公眾號迫切需要內容、社區和電商小程序,來解決內容長尾傳播、用戶運營和商業賦能等一系列問題。
小程序依然是風口。
趨勢六:不懂精細化運營的內容生意舉步維艱
只是興趣驅使當然可以忽視運營,但如果想創業,比內容更重要的是精細化運營。
自媒體人大多有一個明顯的長版,善于做好內容,也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短板,不善于精細化運營,從注重文本到注重運營,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從內容推送的那一刻開始,運營編輯(小編)的工作可能才完成一半。未來,是否擁有產品思維和用戶思維是衡量合格內容創業者的基本標準。
隨著訂閱號呈現方式改版“瀑布流”,社群運營和線下運營能力變得舉足輕重。比如,去年異軍突起的“末那大叔”,做到后臺留言幾乎每條回復,20多個私人微信加滿粉絲,每天精心維護。
比獲取新用戶更重要的是“留存”和“促活”,如何讓粉絲留下來消費你的內容,值得琢磨更多細節。
比如,微信訂閱號改版“瀑布流”后,雖說小號的內容和大號一樣,按照時間線平鋪,看似站在同一起點,但那些平時注重“定時推送”的號,例如“新世相”“十點讀書”等培養用戶固定時間概念來消費的賬號,在“瀑布流”中顯示出一定優勢。
趨勢七:監管趨嚴,官方更重視新媒體的力量
未來一段時間,監管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因為和意識形態、價值觀、社會熱點緊密相連,做內容就像在刀鋒上跳舞。
無論是針對自媒體還是平臺,監管政策收緊,監管和自我監管越來越嚴格,這為內容創業者及公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更多內容團隊會建立類似傳統媒體的“三審制度”,規避風險。
此外,相關主管部門也在探索和建立與行業的溝通渠道。比如,前幾天,騰訊公司安全管理部主辦的首屆“陽光媒體人養成計劃”訓練營,來自網信辦、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微信平臺和來自財經、軍事、科技、文化和生活相關領域的28家頭部自媒體,一起學習自媒體運營知識。
和過去監管滯后帶來的“一刀切”相比,官方正在和民間建立起更有效的通道,在監管處理上更有技術性。
趨勢八:新媒體人才“空洞化”趨勢,人才競爭更加激烈
新媒體“招人難,難招人”已經成為行業難題。
一方面,傳統媒體時代培養的人才已經基本流失完,作為專業內容人才的黃埔軍校,那些過去優秀的傳統媒體機構,為新媒體和內容創業輸送人才的時代基本結束了。
另一方面,新媒體推送節奏快,人員淘汰率高,尚未能發展出一套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大多數新媒體機構不能培養,或者耗不起時間和成本去培養。
經歷這幾年快速的野蠻生長,人才的培養不僅沒跟上發展需求,也沒跟上市場和監管升級的要求,比如“二更食堂”的小編在追熱點時出現的“重大失誤”。
在傳統媒體無法輸血和新媒體造血不足的情況下,既會做內容又懂新媒體運營的人才短缺,未來一段時間依然面臨著“空洞化”問題。
隨著新媒體發展,人員的專業化分工趨勢明顯。比如,出現了用戶增長這樣的部門和職位,這是過去時代很難想象的。
新媒體人才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趨勢九:內容付費和知識服務,在“退燒后”深化發展
無論“咪蒙教你月薪5萬”熱銷,還是“薛兆豐經濟學課”創訂閱紀錄,2017年都是知識付費爆發的一年。
今年以來,沖頂大會、芝士超人、百萬贏家、百萬英雄等直播答題平臺的躥紅,更把知識和掙錢這件事炒到全民火熱。
而在內容付費或知識服務領域,隨著內容價值的持續回歸,內容付費在輿論上“快速退燒”進入常態化,慢慢淡出輿論視野的同時,內容付費成為新媒體盈利的主要增長點,風口仍在持續。
從內容創業商業化的角度來說,內容付費依然是效率最高的變現方式,不管是“十點讀書”這樣的大號,還是“六神磊磊”這樣的優質內容生產者,都在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內容付費產品。
內容付費和知識服務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在線出版的邏輯,一個是在線教育的邏輯,但無論哪個,經歷熱潮后的內容付費,產品質量和用戶口碑將更重要,其效果評估帶來影響也更直接。
學習天生是反人性的,更低的獲客成本、更合理的客單價和更高的復購率,依然是內容付費玩家需要直面解決的問題。
趨勢十:微信依然是最好的內容創業平臺
內容創業者與流量平臺永遠是共生共榮的關系,過去,鼓勵內容創業者有選擇有側重地多平臺滲透和分發,這依然是獲取流量、收入甚至品牌溢價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來,不同平臺流量回籠微信的效應明顯,內容創業者開始有意識的經營其它平臺,唯一不變的是繼續把不同平臺的用戶導回公眾號。
雖然改版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但微信公眾平臺今后很長時間,還會是最好的內容創作和商業變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