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受眾的觀看渠道正在從pc端不斷向移動端轉移,“得年輕受眾得天下”的綜藝市場更是如此。時至今日,網綜節目早已告別當初的粗制濫造時代,視頻網站已將重心從購買電視綜藝版權轉向培養純網綜藝。
在《奇葩說》招商破4億之后,諸多網綜招商也邁向“億時代”,從內容品質的提升到招商體量的增強,網綜如今距離電視綜藝還有多遠?
現狀:網綜招商進入“億時代”
過去提到網綜,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粗制濫造,制作經費少、招商困難、環節設置簡單。但是隨著《奇葩說》等一系列現象級節目的出現,網綜招商愈發順利,隨之帶來的是節目制作經費的提高、成熟制作團隊的涌入,最終表現為節目質量的提升。
數據顯示,如今網絡視頻用戶已達5.5億,一檔網綜節目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制作經費十分普遍,制作經費提升的背后必然要靠招商金額的不斷提升?!镀孑庹f》第四季,招商金額近4億,這樣的天文數字甚至是很多一線衛視的電視綜藝都望塵莫及。業內人士指出,招商裸奔的網綜時代早已過去,“億時代”已然降臨。
即將收官的《吃光全宇宙》播放量破3億,當初在招商時順利拿下攜程的冠名。愛奇藝節目開發中心制片人張子彧告訴信報記者,網綜發展至今無論是投資體量、制作水準還是客戶的青睞程度都已比肩電視綜藝。
優勢:受眾垂直細分明確
張子彧說,“現在已經不存在全年齡層節目了,年輕人幾乎不會去看電視,喜歡的內容也越來越明確,這是網綜的優勢和發力點所在?!?/span>
此外,網綜節目對于“年輕受眾”這一群體又根據不同節目屬性進行了細分。例如,同是愛奇藝播出的網綜節目,《奇葩說》顯然更能激發90后的共鳴;《侶行》則更吸引70、80后的文藝青年;《姐姐好餓》則女性受眾居多。
手段:廣告花樣植入
作為《吃光全宇宙》的制作人,張子彧透露,很多此類網綜節目在前期策劃時就會將花式營銷作為重點,讓廣告植入方式既符合年輕人的審美習慣,又讓品牌傳播力最大程度釋放,這是廣告主最為看重的部分,“不是說網綜植入的尺度大,而是網綜植入方式特別有效,與主體受眾契合?!?/span>
網綜的花式口播、花樣廣告植入的確是金主客戶看重網綜的一大原因。不過網綜招商能力雖然看漲,但過于同質化問題明顯。“從今年來看,網綜招商整體趨于冷靜,內容越來越多,廣告客戶挑選余地大,這是一件好事,只有內容扎實和明確才能吸引客戶?!?張子彧說。
內容:碎片化易吸粉
與電視綜藝相比,年輕受眾對于碎片化內容的收視需求也是一大特點。例如《吃光全宇宙》、《十三億分貝》等諸多網綜節目,短視頻播放量遠超過正片播放量。
在果時傳媒CCO劉柳看來,這和受眾觀看習慣契合,“現代人習慣用手機端觀看短視頻并進行傳播,這是網綜進行節目外宣和推動節目亮點的趨勢,有不少受眾正是因為精彩的短視頻內容成為正片觀看人群?!?/span>
此外,制作方也可以根據短視頻的點擊數據第一時間對節目進行相應調整,這是網綜內容比電視綜藝更為靈活、可以根據用戶口味隨時變化的一大特點。
考驗:變現能力依然很欠缺
2017年被業內稱為“超級網綜年”,愛奇藝、騰訊、優酷各大視頻網站都加緊網綜布局。數量上,今年自制純網綜藝將超過100檔,而制作經費、市場規模、招商數額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讓網綜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PPTV聚力視頻副總編輯周斯晨坦言,近年網綜市場看似繁榮,但變現能力依然欠缺,網綜市場還未能完全向廣告主證明自己。
傳播介質決定傳播力
張子彧指出,“純網綜藝依托平臺,跟電視綜藝傳播力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這是傳播介質決定的。”在張子彧看來,兩者目前來看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受眾的差異”。
相對而言,網綜服務對象更純粹,圈粉年輕受眾,而電視綜藝受眾年齡層偏大,目前是全年齡層受眾。
愛奇藝副總裁、節目開發中心總經理姜濱持同樣觀點,在他看來,“純網綜藝與電視綜藝最大區別就是明確的對象感:電視內容盡可能求全,要求覆蓋的全年齡段都能夠看得懂,純網綜藝只求一個年齡層或者是一個群體能夠高度喜歡,只要服務好特定群體,他們便會成為內容傳播的主力群體。所以找準傳遞感和對象感對做純網綜藝有莫大的好處。”
并非綜藝都適合直播
同時,過去曾被認為是網綜救命稻草的“直播”模式如今看來效果并不好,《飯局的誘惑》嘗試直播+點播模式,但直播效果遠不及點播。張子彧此前曾制作過《十三億分貝》,這檔節目同樣也采用了直播+點播的模式,但同樣跟《飯局的誘惑》出現了一樣的狀況。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如今很多節目將直播變成了噱頭,更像是在點播之前的造勢。實際上,只有當直播能服務于內容的時候,它才是必須采用的手段,盡管直播APP火爆,但看直播綜藝的受眾與在直播APP上看主播直播的受眾完全是兩部分人,前者是閉合性體驗,后者是即時性體驗,兩個群體訴求完全不同,因此看到直播火就去蹭熱點并不可取,也不是所有綜藝都適合直播。
趨勢:深度垂直對位中老年
在張子彧看來,未來網綜的發展趨勢在于“垂直細分”:
內容品類更垂直,專攻美食、旅行、情感某一方面;用戶分類更細化,節目只針對吃貨群體、二次元用戶、文藝青年,甚至在此基礎上再用性別更加細分;
制作團隊分工更加清晰,某一團隊只做脫口秀節目、只產出美食節目、只制作文化類節目,并非過去的什么內容都去做、廣撒網,這也將讓所有團隊的能力優勢更集中。
此外,隨著制作經費和招商規模的擴張,網綜與電視綜藝之間在內容質量上的差距也逐漸縮小。盡管現階段網綜節目的目標受眾依然是年輕群體,但隨著互聯網在高年齡層中的更加普及,市場或許很快也將出現對位中老年的專屬網綜節目,網綜市場的覆蓋年齡層也將擴大,到那時網綜與電視綜藝的差距將繼續縮小。